当前位置:主页 > 方案公示 > 水土保持 >
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该如何防治
发布日期:2018-07-25 18:08 浏览次数:
一、背景知识
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扰动特点是什么?
输变电工程是典型的线性工程,具有跨度长,点分散的特点。施工扰动范围主要有塔基、牵张场、临时道路、施工临时用地等。塔基扰动区域小,开挖土方一般就地平整。牵张场、临时道路等区域扰动范围较大。
 
二、项目简介
哈密—河南(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自主设计和建设的第三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工程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境内的哈密换流站,止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境内的郑州换流站,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6省(区),包括新建哈密换流站和郑州换流站、岌岌台接地极和陈家接地极、直流输电线路2192.6km、换流站至接地极输电线路106.6km。工程总投资160多亿元,于2012年5月13日开工,2014年1月27日投入试运行。
 
三、水土保持后续设计都做了哪些工作?
原文指出,后续设计阶段,通过调整换流站内大型电气设备与建筑物的排列方式,优化站内交流滤波器场电气设备布置形式减少占地面积;输电线路塔基基础设计尽量采取掏挖类基础和灌注桩基础,山地塔基大量采用高低腿设计,施工采用索道运输建筑材料和塔材,采用飞艇和无人机放线等施工工艺达到减少土石方开挖和占地的目的。
 
四、有哪些水土保持管理经验可以借鉴?
作者提到,在工程建设期间,由国家电网公司统领,国网直流建设管理部门牵头,以各省(区)电力公司为主导,业主、水土保持监理、水土保持监测、施工项目部为重点的四级水土流失防治管控体系。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完善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是工作开展的基础,目前水土保持的理念已经深入输变电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
 
五、工程有哪些创新的水土流失防治模式?
作者指出,国网的创新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5条:
1、戈壁碎石土地基掏挖基础技术
传统的戈壁滩输电线路建设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方式,材料消耗量大,防治不当则易形成风蚀,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工程首次采用戈壁碎石土地基掏挖基础技术,充分利用戈壁区的碎石土具有的良好抗剪性能,既减少了土石方挖填量,又减轻了对原地貌和植被的扰动破坏。
 
2、黄土丘陵区冲挖锥掏挖技术
传统方法开挖6m以下的基础坑需要6~7人用洋镐开挖7天,不仅耗时长而且坑下作业安全隐患大。采用适宜黄土丘陵区施工的轻型掏挖基础工具冲挖锥后,3.5h就可以高质量地完成一个深度12m的基础坑。
 
3、架设索道技术
以往山区依靠骡马运输80t的铁塔塔材需40多天,而用索道1天就能运输材料20t,还能减少扰动土地面积。同时,根据索道搭设的经验,国家电网公司完成了《架空线路货运索道施工工艺导则》技术标准,为以后的索道搭设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方法。
 
4、无人机放线技术
以往在架设牵引线时,采用人工肩扛牵引线,贴地牵引,线路沿线走廊内的地表及植被受到严重扰动。大量采用无人机放线技术后,提高了导引绳展放精准度,
 
具体方法是:在机身下悬挂一平衡重物,导引绳连接其上,在地面展放机械的配合下牵引飞过塔位,由塔上人员借助导杆将导引绳放入牵引滑车槽内,再用导引绳牵牵引绳,通过相与相间渡绳等操作,最后用牵引绳牵放导线。
 
5、国内首次采用一次同步布放6条子导线施工新技术
普遍采用了平臂抱杆组塔、动力伞或无人机不落地展放导引绳、挂胶放线滑车、偏心走板、导线金具保护措施等创新技术和工艺,大幅缩短了工期,减少了土地扰动面积。从主体开工到双极全压解锁,有效工期仅17个月,比同为±800kV的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工期分别提前了8个月和1个月。
 
六、不同类型区的水土保持措施有什么区别?
作者举例说明了在跨度较大的范围内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针对不同立地类型,采取了不同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戈壁荒漠区
 
施工前:集中地表碎石
 
施工结束:筛选大粒径碎石压盖临时占地区
 
2)风沙区
 
采取塑料或草方格沙障治理塔基施工临时占地区
 
3)黄土丘陵区
 
工程措施:挡土墙、护坡和排水沟
 
植物措施:撒播草籽
 
4)平原区
 
施工过程中:采取覆盖、拦挡、排水等临时措施
 
施工结束:复耕
 
七、4句话总结国网的成功经验
 
一是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构建了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二是撒播草种是塔基区水土流失防治的有效手段,但也要适地适草。
 
三是输电工程线路长、跨越行政区多,后期管理维护责任要明确。
 
四是类似工程水土保持设计要充分考虑措施的针对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 备案号:
Copyright © 2002-2022 武汉华诚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